目前市場上促銷活動猶如彈簧,商家做得越是頻繁,消費者就越無動于衷越麻木購買欲望越低。促銷恐慌癥成為現代消費者的又一新病癥。木門產品琳瑯滿目,而且價格也高低不一,甚至同一品牌同種產品在不同店里都有區別。經常逛建材市場的人會知道,事實上,木門產品上標的價格只是參考價,如果你購買,導購會告訴你一個內部折扣。這種價格亂象常常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,也使得行業“明碼實價”成為了一大難題。
標價即售價,明碼實價買東西。對于品類繁多的木門等家居產品來說,如此簡單直接的購買方式的確可免去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“折扣心理戰”,讓人省心省力。此外,明碼實價的實現還能避免木門商家報價虛高、折扣不一以及不打折就賣不出貨等令買賣雙方糾結已久的本質問題。
標出“實價”但從不按照實價成交,“標價”基礎折上折隨時可見,同一木門品牌不同賣場折扣不一等現象,令原本讓家居消費更簡單的明碼實價計劃遭遇阻滯。“標價即售價”的實現的確能幫消費者和商家解決許多問題,但在實操階段存在困難。
木門商家的定價、調價和折扣力度都被監管,定價有依據,折扣有規律,消費者最終在店內看到的“標價=售價”,遇到特定時段推出優惠,也是透明公開,這才是“明碼實價”最理想的狀態。如今,部分品牌在“標價”和“售價”上玩起了貓膩,并未將“明碼實價”實施到底,產品標價不等于最終售價的情況正在發生。
當然,也有堅決實行明碼實價的極家木門品牌表示,木門產品價格體系混亂,給這個行業造成了長久的“信任危機”,先抬高,再打折,這種行為不僅令消費者煩躁不安,實際上也給木門品牌把關質量埋下了隱患。隨著消費者成熟,品牌和品質將更能左右他們的選擇,靠價格戰生存,并非長久之計。